人成长最快的时候:一个场景+三个条件
1、一个场景:牵头做事,承担责任
空想是不可能成长的,要成长就得做事。
做事也分很多种,有时候是配合做事,有时候是居中协调,有时候是牵头负责。
其中只有牵头负责最锻炼人,成长速度会最快。
牵头对成长的好处,首先是强度和态度。
牵头负责一件事,结果成败、毁誉得失全都系于自己一身,躲都躲不掉,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竭尽全力。
牵头的第二个锻炼,是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牵头负责一件事时,你会发现处处是问题。人是问题、钱是问题、上面是问题、下面是问题、节奏是问题、协调是问题、自己也是问题……
出了问题就得解决,每天都在解决问题,有时候得哄着,有时候得吓着,有时候还得瞒着……有时候得抓紧,有时候得放放,有时候彻底没办法……
而你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灯,有时候亢奋,有时候失落,有时候机智无比,有时候目瞪口呆,有时候还想着散摊子……
总之到了最后,结果也许好,也许不好,但这个过程中的人,就如同八卦炉里的孙猴子,固然伤病一身,但本事也是切切实实增长了。
2、三个条件:有动力也有压力,有支持也有劝诫,有认真也有放开
1)有动力,也有压力
首先得有动力,要么是自己喜欢,自己很想做;要么是激励机制到位,你的积极性被激发。总之首先得有主观能动性。
其次必须有压力,这点经常被人忽略。这种压力往往来自明确的目标和对结果的要求(deadline、数据、指标、盈利、养活团队……),结果会呼唤效率、倒逼改进。
只有动力没有压力,很容易进入一种(什么都想做、什么都放弃不了,无法衡量结果好坏,长时间使用自己喜欢、过去习惯、主观认同而非客观最高效率的方式、直到激情被结果耗尽……)的状态,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有快速成长的。
说人话就是,成长是有痛感的,只有爽感不行。痛是因为外部结果在对自己的认知、习惯、心态等进行修正和淬炼。没有压力,就谈不上任何修正。
2)有支持,也有劝诫
支持是必须的,物质上给资源金钱,精神上给鼓励肯定,环境上给决策权力。
说到底,做事一要有权,二要有资源,三要有肯定。
领导只是口头上支持,不给权不给钱不给声势,那事情就很难做,不如不做。
还得有劝诫。
自己做事很容易一根筋,容易有盲区,很多时候做的事问题很多,但自己感觉不到。
这时候,上面的领导能给自己点醒,下面的手下敢提出问题,这就很关键。
这里面的分寸并不太好掌握,能成事的人,一定有固执的一面,有原则的一面,有坚持的一面,什么地方该坚持,什么地方该灵活改进,需要自己去认真把握。
3)有认真,也有放开
这里说的是心态。
人想做成事,必须很认真,有担当。殚精竭虑,竭尽全力,把事情扛在肩上,放在心里。
但很多时候事情不是自己想做成就能做成的,很多时候甚至不是事情的问题,只是时间还没到,条件还没到,时间并不够成熟。
如果过度焦虑,心理负担太重,就容易过度反应,自己把自己压垮。
事情还没怎样,人却已经扛不住了,这种心理素质是不行的。
这时候,就要懂得该放开时需放开——你控制不了的事情,就别在意。
无论压力多大,都得有定力,能冷静分析当前的局势,问题到底在哪里,或者其实没啥问题。
做事的人,最忌讳情绪大起大落,而是要想明白、走得稳、把得牢,同时灵活机动。
而且,你自己举重若轻,才能把情绪传达给团队,让大家积极工作。
一个场景——牵头做事。
三个条件——有压力有动力,有支持有劝诫,有认真有放开。
主动担当,积极作为。
坚定努力,开放包容。
大气洒脱,坚定灵活。
稍作复盘就会发现,我们今天能做的最好的事情,通常都是在过去几年里,通过枯燥冗长的训练得到的。
你今天能当播音员,是因为过去几年念了几千条稿子。
你今天能做企业咨询,是因为过去接触了大量的案例和问题。
你今天能做一个优秀的儿科医生,是因为你接触了大量的儿童案例。
你今天能拍出好看的照片,是因为你之前随时都在不停地在不同光线、场景下尝试不同的光圈和快门。
所以,什么情况下成长最快?在所在的领域里,大量的接触真实的问题和案例,这是一个人成长最快速的阶段。
怎么才能接触更多问题、更多案例?有两个途径:
第一,自己动手干,迅速接触真实的问题,并且不断解决问题。
第二,在能接触大量案例的公司干,这样能接触案例,结果还是不断解决问题。
比如,你想未来做营销咨询这个行当,那两个途径对应的是:
要么,你自己干一个业务,并且可以成功,在这个过程中,你积累了真实有效的经验和能力。
或者,你去一家营销公司干,能接触到大量真实案例和问题,在帮别人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。
在大量接触真实问题和案例的时候,你的成长会是最快的。
而大多数人成长之所以慢,就是因为只是处理一个螺丝钉环节的问题,一招鲜,就够了。于是个人的进步也就被锁死了。
这种生活看似“稳定”,实际上是被安稳生活给整合诏安,温水煮青蛙。
除非,有不碰到风浪的勇气,或者有不碰到风浪的运气,不然后面的路,往往会越走越逼仄。